
防静电地板在现代电子设备密集场所的应用至关重要,其铺设质量直接影响静电防护效果。基层处理作为铺设工作的步,需要严格把控地面平整度。施工人员应采用2米靠尺进行全面检测,确保任意位置测量缝隙不超过3毫米。地面凸起部位使用电动打磨机处理,凹陷处采用环氧树脂砂浆填补,特别注意设备基座周边区域的找平处理。基层含水率测试采用ASTM标准方法,将1平方米塑料薄膜四边密封粘贴于地面,24小时后观察无凝结水即为合格。
支架系统的安装精度直接决定地板整体稳定性。技术人员应按照设计图纸准确定位每个支架位置,使用激光投线仪建立三维空间基准。600mm×600mm规格地板通常采用1200mm×1200mm的支架间距布局,对于重型设备区域应加密至800mm×800mm。支架底座安装必须保证完全贴合基层,每个底座采用四个M8化学锚栓固定,锚固深度不小于50mm。支架高度调节螺杆应预留15-20mm的调节余量,以应对后期可能发生的沉降问题。
横梁安装阶段需要重点控制水平精度。施工时应先安装主承重横梁,采用进口水平仪进行校准,将误差严格控制在±1mm范围内。横梁与支架连接必须使用原厂配套的防松脱卡扣装置,禁止采用临时焊接等不规范做法。副横梁安装遵循"错缝原则",相邻横梁接头间距不得小于600mm。在设备承重区域,建议在横梁下方加装加强肋,提升局部承载能力。
地板面板铺设需要遵循严格的工艺流程。施工团队应建立以机房中心为原点的平面坐标系,采用全站仪进行定位放线。首块地板安装必须进行对角线复核,误差控制在1.5mm以内。地板搬运必须使用真空吸盘设备,避免人工搬运造成的边角损伤。相邻地板间隙保持2-3mm均匀缝隙,采用厚度一致的工程塑料垫片控制。遇到线槽穿越时,使用专用开孔器进行操作,开孔后立即安装防静电橡胶护圈。
接地系统的施工质量关乎整个防静电系统的可靠性。每个金属支架必须通过6mm²多股镀锡铜导线接入接地网络,连接点采用铜铝过渡端子处理。建议采用等电位网格接地方式,接地干线采用25mm×3mm紫铜排,网格间距不大于6米×6米。所有连接部位必须使用专用导电膏处理,并用扭矩扳手确保连接紧固。系统完工后使用数字式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全数检测,确保各测试点阻值稳定在4Ω以下。
系统调平是确保使用舒适性的关键工序。采用电子水平仪进行毫米级精度调节,从中心基准点向四周呈放射状逐块调整。调平过程中需实时监测相邻四块地板的高差,确保过渡平顺无突变。完成初步调平后,应对所有调节螺母施加20N·m的紧固扭矩,并点涂螺纹锁固胶。建议在调平完成后进行48小时沉降观察,期间禁止人员走动和设备搬运。
日常维护保养对延长地板使用寿命至关重要。清洁作业必须使用防静电专用清洁剂和超细纤维拖把,禁止使用普通含硅清洁产品。每月例行检查应包括支架紧固状态、接地线连接情况和面板平整度三项内容。每季度使用兆欧表检测系统对地电阻,记录数据形成趋势分析。重型设备移动时必须铺设厚度不小于5mm的临时保护板,避免集中荷载造成损伤。
特殊区域的处理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。机房出入口区域应设置加强型支架系统,采用直径10mm的化学锚栓固定。空调送风区域的地板开孔率需根据风量计算确定,开孔边缘必须进行倒角处理并安装过滤装置。防静电地板与其它材质地面交接处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50mm的过渡带,采用导电环氧树脂进行无缝衔接。重要设备底部建议安装三维可调减震支座,既保证接地效果又消除设备振动影响。
施工质量验收应执行严格的标准体系。完工后需进行72小时连续负载测试,使用标准砝码模拟实际使用状态。测试项目包括平整度检测、承载能力测试、接地电阻测试和表面电阻测试四大类。平整度检测采用激光扫平仪,在每10平方米区域内选取9个测点。表面电阻测试按照ASTM F150标准执行,测试结果应在1×10^6~1×10^9Ω范围内方为合格。所有测试数据应形成书面报告存档备查。

 短信咨询
 短信咨询  咨询电话
 咨询电话  在线联系
 在线联系